在线客服
在线调查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   新闻动态

从概念走向应用 中国已具备云计算发展基础

发布时间:2011-09-14来源:机房360 发布人:佚名 点击次数:

        云计算作为当前全球炙手可热的话题,已经成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它不仅为信息产业自身的变革和创新提供新的动力,也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机遇。专家指出,席卷全球的云计算热潮将催生信息产业新蓝图,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业界宜及时布局,科学规划,在新一轮全球云计算产业竞争中抢占市场制高点。
  
  全球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
  
  自2006年8月美国Google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云计算”概念以来,在全球各大IT巨头的努力推动下,最近五年云计算在全球获得了飞速发展,日益成为信息化建设领域的一大热点和未来趋势。
  
  从国际上来看,Amazon、Google、IBM、微软和Yahoo等大公司是云计算的先行者。亚马逊于2007年向开发者开放了名为“弹性计算机云”的服务,让小软件公司可以按需购买亚马逊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Google当数最大的云计算的使用者,其在2007年10月在全球宣布了云计划。IBM在2007年11月推出了“蓝云”计算平台,为客户带来即买即用的云计算平台。2008年8月,IBM宣布斥资3.6亿美元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云计算数据中心,同时还将在东京建立一所新的机构,帮助用户使用云计算基础设施。
  
  经过前两年的普及教育和市场预热后,近一年多来云计算开始逐步迎来规模化发展阶段。同时全球云计算产业链逐渐成型,形成了软硬件平台提供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的产业架构,价值链上下游各个部分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代表群体。面对云计算所蕴含的无限商机,各大云计算企业竞相推出各自的产品和服务,开始在云计算市场实施“跑马圈地”运动。今年4月份,IBM发布面向大型企业的云计算软件Smartcloud.以帮助大型企业将部分业务实现互联网化。戴尔则宣布将投入更大的力度在服务、解决方案和基于云的交付业务上,本财年该项目的投资预算为10亿美元。苹果公司6月份推出在线存储云服务iCloud,原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亲自登台介绍了iCloud,并将它称为苹果的“下一个伟大远见”。英特尔则于8月份在美国CarnegieMellon大学新成立了针对云计算与嵌入式运算的两个研究中心。
  
  各国政府机构同样不遗余力地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目前,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在内的国家已将推进云计算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早在2009年9月,美国政府就宣布了一项长期的云计算政策,白宫在2010年预算申请文件中将云计算列为促进美国政府技术基础设施的重要技术。英国在2009年10月率先发布了《数字英国报告》,明确提出政府要建立统一的“政府云”。欧盟委员会今年5月份宣布,研发和推广云计算技术已列入《欧洲2020战略》,是“欧洲数字化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迄今也发布了云计算国家策略,并于2010年初设立了云计算特区,日本内务部和通信监管机构还拟建立一个大规模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预期在2015年完工,用来支持所有政府运作所需资讯的科技系统。韩国此前也公布了《发展云计算综合计划》,韩国政府决定在2014年之前向云计算领域投入约36亿人民币促进云计算的发展。今年5月11日,韩国政府表示,为了让韩国截至2015年发展成为世界云计算强国,将修改相关法律制度、组建公共部门云计算电算中心,并推行加强国际竞争力等政策。
  
  在业界看来,云计算之所以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是因为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核心,将改变CPU、存储、服务器、终端、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整条信息产业链,并创造一个数万亿美元的新型产业。它使信息技术更加简单、易用,使知识普及成本大幅下降,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获取和使用知识,能够更好地支撑工作和生活。
  
  从概念走向应用中国已具备云计算发展基础
  
  发展云计算产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将产生重要影响。它将有利于推动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进程,有利于构建更大规模的生态系统,提振中国IT产业;有利于降低总体拥有成本,助力绿色IT和节能减排;另外还有利于支撑中小企业信息化升级,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点发展领域,云计算将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支柱领域之一。
  
  专家认为,云计算是我国IT产业引领全球创新、发展软件与服务业的重大机遇,也将成为推动我国信息化普及的主流模式。目前中国的云计算服务市场正处于引入阶段,经过前几年的市场预热后,云计算技术在中国正从概念层面逐渐走向应用。许多研发公司已经将云计算作为新的战略核心,并尝试探索其企业级、社会级的应用。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刚好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预计将有大量中小企业将自己的IT基础架构迁移到公共云计算平台上。
  
  正是为推动云计算产业在国内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2010年10月份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国家对云计算服务的扶持被认为将会更好的促进云计算在国内的发展。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近一年来国内多个城市竞相涌现出云计算投资热。2010年9月,北京“祥云工程”行动计划公布,首次确立云计算作为“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根据规划,云计算服务将形成500亿元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2000亿元产值。上海市也颁布了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云海计划),计划在3年内培育10家在国内年经营收入超过亿元的云计算企业,推动百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向云计算服务转型,带动信息服务业新增经营收入千亿元。
  
  除此之外,云计算在国内其他多个城市也都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今年5月下旬,山东省云计算产业联盟正式成立。7月21日,国家超算天津中心、惠普、腾讯等35家高新科技企业在天津成立云计算产业联盟。8月3日,深圳云计算产学研联盟成立,联盟成员将共同推进实施“鲲云计划”。
  
  针对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现状,IDC认为,中国云计算市场已经由“播种”进入“开花”阶段。云计算在国内已不仅局限于概念炒作,一些云计算项目正在切实的实施,并且被更多的用户使用,预计201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IDC指出,云计算在国内加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的集中投入刺激云计算市场进一步爆发;二是地方政府争相扶植云计算产业;三是城市云的概念受到追捧;四是电信运营商在云计算市场进行实质性的投入;五是私有云促使虚拟化和绿色IT进一步发展。
  
  据研究机构赛迪顾问预测,201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67.31亿元,未来3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09年的92.2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606.7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7.4%。
  
  诸多瓶颈亟待突破
  
  专家认为,整体看来,当前我国云计算产业尚处于导入和准备阶段,仍面临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规范云计算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在云计算应用模式下,用户数据被存入云服务商处,由此将引发对数据私密性进行保护的法律问题,目前尚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对用户数据进行有效保护,导致用户对云计算应用产生顾虑,这将阻碍云计算应用的开展。
  
  其次,对适合云计算的应用领域研究梳理不够。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应用方式和商业模式,对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深。当前,我国云计算应用主要集中在电信、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等领域。在金融、制造、流通和能源等行业,如何甄别适合云计算的应用领域,通过某些云计算应用领域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业务模式创新,需进一步研究和梳理。
  
  再次,支撑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云计算技术的起步相对较晚。目前,我国云计算正呈现出“轻基础、重应用”的发展趋势。由于国外企业对核心技术、基础设施核心部件的垄断,很少有国内企业进行操作系统、芯片以及底层硬件等基础技术的开发,国内只有少数企业从事云计算基础技术的研发,但产业化程度不高,各企业信息沟通不畅通,业务关联度较低。在芯片、高端服务器、存储、交换设备、系统软件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以支撑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用户对信息安全担忧仍是当前中国云计算应用推广的最大障碍。云计算安全隐患正随着云计算应用的不断深入逐渐显露出来,在云计算模式下,资源的集中化放大了安全威胁和风险,曾经出现的多起云计算服务中断事故更使得建立并健全云计算安全保障运行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安全已成为用户权衡是否向云计算迁移的重要指标之一。
  
  云计算标准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在国内的推广和应用普及。目前云计算在国际上已成为标准化工作热点之一,但多个标准化组织互有交叉和重复,云计算标准还处于草案规划阶段,国际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云计算标准体系。而在国内,云计算的标准工作虽已启动,但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咨询机构IDC认为,当前许多和云计算有关的术语、技术接口等仍是“各说各的话”,不同公司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导致大量数据和服务无法在跨公司范围内转移、共享,从而局限了云计算的应用服务范围。这也是我国云计算领域面临的通病。
  
  “云计算是从企业级层面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在国内目前它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标准”。上海数据港投资公司副总裁吴思权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国际上,谷歌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亚马逊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大家并不统一。现在国内云计算企业许多正处在打造自身技术的阶段,在此基础上也有一些企业的产品正尝试着逐步走向市场,产业的发展需要时间和完善的过程。
  
  在专家看来,随着国内云计算产业的迅猛发展,云计算相关国家技术标准的建设需求更显迫切。云计算在我国已经生根发芽,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纷纷建设云计算中心,全国各地都在推进相应的云计算计划,但在这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中,人们逐渐发现云计算发展存在缺少顶层设计、建设各自为政、难以发挥协同优势等问题,不符合云计算最大限度共享资源、弹性使用的特征。
  
  “把硬件平台搭建起来很容易,也可以搭建很多的平台,但是在相关软件应用层面,目前则比较薄弱。其中最主要还是因为盈利模式不足。在云计算模式下,应用软件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必须拥有大量用户,通过付费模式把钱收回来,收回成本一般需要几年时间。和国外相比,云计算在中国是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最大动力来自政府推动。各地政府在公有云方面做了很多投资,希望借此帮助当地中小企业加速信息化步伐。但目前应用软件厂商普遍面临盈利模式困扰,这也是当前全球云计算产业的通病。”芮祥麟称。
  
  产业发展需规划引导
  
  “云计算其实只是以往一些技术的延伸,目前在推进该产业发展时要避免陷入纯技术的误区,技术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创造价值,要找到更好的应用方式。”针对目前各界热议的云计算这一新兴产业,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如是强调。
  
  刘积仁指出,云计算使计算的成本越来越低,使大家构造一种计算的能力越来越方便。而在云计算这一概念的背后,目前大家更应该关注的是究竟什么样的应用更需要云计算技术,如何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应用方式。为此,他强调,对于云计算,“一是不要走纯技术的误区,二是技术要服务于经济发展,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新的技术所带来的价值,这才是未来云计算发展的方向。”
  
  对于中国发展云计算的途径,中华网软件(中国)董事局主席余翔建议,要鼓励各种软件提供商的参与,加快发展各种基础网络,尽快建立产业的开放标准,注重信息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以及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赛迪顾问近期则发布报告指出,我国应牢牢抓住云计算战略性机遇,重构中国在全球IT产业格局的地位。为此,要准确把握云计算本质,严防利益群体利用云计算圈钱圈地;着力试点示范,由点到面推进云计算全国统筹规划布局;突出资源整合能力,主抓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行业应用示范。
  
  “目前国内云计算发展看似热闹非凡,其实真正落地的实际应用乏善可陈,能够走向国际市场,占领IT服务外包市场滩头的应用就更是凤毛麟角。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既需要通过特别的政策和规定促进云计算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更可以率先使用云计算提供特定的公民服务,成为云平台和云技术的采购商和云服务的提供商,推动切实可行的云服务的落地。”赛迪顾问表示。
 

(Edit:Market)
------分隔线----------------------------